
12月23日,天朗氣清,暖陽和煦,我院杰出校友、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中國殘疾人聯合會副主席王永澄,福建省三明市政協常委、三明市盲人協會主席江華,洛陽市殘疾人聯合會副主席、洛陽市盲人協會主席郭潔等重返母校,調研指導工作。河南省殘聯一級巡視員孫立忠會見王永澄一行。學院黨委書記韋保新、院長陳相新、副院長王軼群和李中良陪同調研。

王永澄一行首先來到校史館,在盲生講解員的講解下,回顧母校歷史,感受母校新顏。“我們的母校改變了我們的命運。”王永澄動情地說,“一進校門我就感到回到了我的第二故鄉。”他們在館內久久駐足,仔細聆聽每一張照片、每一個展陳實物背后的故事,昔日在校學習的場景仿佛就在眼前,不斷贊揚學院發展取得的巨大成就。

隨后,王永澄一行來到耕讀屋,聽取了河洛推拿教學資源庫建設情況的匯報,對數字賦能專業建設,尤其是助力盲人推拿手法學習給予高度贊譽,對學院與時俱進的發展理念給予充分肯定,并結合國家發展規劃、行業發展情況、學校發展特色等方面提出建設性意見,表示將全力支持學院持續推進職業教育數字化,擴大優質資源共建共享。

王永澄一行還參觀了“黑暗世界的咖啡”“夜幕下的小桔燈”視障生眾創空間。學院建設的“黑暗世界的咖啡”,是中小學生防近視教育基地,里面有小橋、紅船、沙灘、森林、生活超市、圖書館、咖啡廳和微光區(模擬低視視角),可以讓參觀者親身體驗視障人士的真實世界,從而更加愛護眼睛,更加理解、支持、幫助視障人群體。“夜幕下的小桔燈”是學院專門為視障生建設的閱覽室,里面陳列的所有書籍均為盲文,還設有討論和休息區。王永澄、江華、郭潔與視障生圍坐在一起親切交談,回憶自己求學時的心路歷程,鼓勵同學們多讀書、讀好書,通過不懈努力,改變命運,服務社會,實現人生價值。



在圖書館報告廳,王永澄以《身殘不怨乾坤錯,心中自有黨旗紅》為題,為全院師生帶來了一場精彩紛呈的講座。他分享了自己從算命先生到主任醫師,從盲人到殘疾人工作者,從普通公民到人大代表的學習成長經歷,分享了自己作為十四屆全國人大代表履職的感悟,勉勵同學們樹立理想、培養信心、努力學習、心有大愛,做對社會有用的人。報告廳座無虛席,掌聲經久不息。隨后,王永澄向母校捐贈書法作品,他表示,“心存大愛 懷揣光明”書法作品送給母校,希望母校為國家培養出更多的優秀人才;“不怨乾坤錯 心有黨旗紅”書法作品送給學弟學妹,希望學弟學妹們在不同的人生階段,無論處于什么樣的環境,無論遇到什么樣的挫折,都要珍惜時光,過好每一天。韋保新代表學院為王永澄頒發榮譽教授聘書,陳相新代表學院為江華頒發創業導師聘書,并為三明華一精誠門診部授予就業創業孵化基地牌匾。


下午,王永澄一行到學院附屬醫院調研,并到周山大道學院舊址,重溫難忘的在校學習時光。在學院遠志樓二樓會議室,舉行了相關部門負責人、退休教師代表參加的座談會。韋保新主持會議,代表全院師生對王永澄一行回訪母校表示熱烈歡迎,對王永澄、江華、郭潔等校友長期以來給予學校的關心和支持表示衷心感謝。王軼群介紹了學院特殊教育工作情況,學院近年來辦學條件不斷改善,教育教學不斷優化,生源質量大幅提高,就業渠道不斷拓寬,扶盲助殘不斷提升,社會合作日趨緊密,師資隊伍不斷壯大,文化育人不斷深入。并懇請與會校友對學院的工作“把脈問診”,開具“處方”。與會校友踴躍發言,表達了對母校的深厚情感,并為學院的發展建言獻策。王永澄對學院近年來所取得的翻天覆地的變化感到可喜可賀,對學院領導躬耕不輟、精業篤行致以崇高的敬意。他指出,一要守正立心,堅守河洛推拿手法特色的傳承之根,堅持特殊教育的育人初心不變;二要創新發展,加強校企合作,校校合作,凝聚社會各界力量,共謀特殊教育發展。三要立德樹人,弘揚河洛推拿精神,成為“四有”好老師,為社會培養更多優秀人才。江華、郭潔表示,進一步加強與母校的聯系,傳承創新河洛推拿,打造品牌效應。韋保新表示,王永澄的講話,既是對學院工作的肯定,也是鼓勵和鞭策。他指出,特殊教育是學院的立校之本和興校之基。新時代如何進一步辦好特殊教育,讓更多的視障學生高質量就業,實現人生夢想,是學院必須答好的考卷。一是要增強凝聚力,以王永澄等杰出校友為榜樣,弘揚河洛推拿精神,同心同德,志存高遠,踔厲奮發,篤行不怠,促進特殊教育工作更上一層樓;二是要增強向心力,建設好校友會,發揮校友優勢,齊心協力,共同為學院發展貢獻力量;三是要增強重心力,牢記建校的初心和使命,不斷增強做好特殊教育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把視障生教育作為重中之重的工作,進一步改善辦學條件,加大教育教學投入,加強師資隊伍建設,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為推動我國殘疾人教育事業的高質量發展作出新的貢獻。
通訊員:張慶
攝影記者:燕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