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學們,咱們這節課通過幾個比賽案例,了解一下職業生涯規劃比賽的內容和規則?!薄斑@個參賽的學姐看著好眼熟啊,是前幾天我們投票創新之星的學姐嗎?”
“對啊,就是她!咱們看到的是她去年參加河南省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大賽的視頻。”韋婉老師笑盈盈地回答,“同學們,告訴大家一個好消息,你們的學姐李靖雯同學被評為首屆河南省大學生‘創新之星’?!彪S著韋婉老師的介紹,課堂上頓時熱鬧非凡。
這是發生在河南推拿職業學院職業生涯規劃課堂上的一幕,由河南省教育廳評選的首屆河南省大學生“創新之星”結果剛剛出爐,就在學生中間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創新之星”是河南省教育廳為選樹新時代大學生創新創業標桿典型、引領廣大青年學生積極參與創新創業活動和營造良好的創新創業校園文化氛圍而開展的一項重要活動,面向全省156所高校開展遴選,角逐全省大學生創新創業桂冠上最閃亮的20顆星鉆,其中本科高校10名,??聘咝?0名。
“李靖雯是我院護理系2020級護理專業的一名學生,也是第七屆中國國際大學生‘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銅獎項目的負責人、2021年河南省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大賽豫西賽區一等獎、河南省總決賽銅獎的獲得者,能夠在高手如林的創新之星遴選中脫穎而出,成為首屆河南省大學生‘創新之星’高職高專組的唯一一名女生,正是源于她的努力和堅持。”護理系伏滿曉老師如是說。

凡樹有根,方能生發;凡水有源,方能奔涌。
“助人為樂是我們學校的傳統”
“其實,職業有千萬種,愛心并無差別。”李靖雯一直記得入學教育第一課校長的講話,“素不相識的人們之間,主動送上的善意,都是暖心的慰藉。多一份關心,就會為他人增添一份鼓勵,卸下一份焦慮。”從此,幫助別人便在她心里播下了種子。
河南推拿職業學院是一所全國為數不多的招收盲殘學生的高職院校,2017年,李靖雯進入學院中職部學習,班里有十多名盲生,同宿舍里也有一名盲生?!拔覀儗W校有專門幫助盲生的陽光幫扶社團,一對一幫扶盲生?!泵ど鷦⒎剂嵴f,“李靖雯是我室友,在學校期間,她總是力所能及的幫助需要幫助的人,幫扶視力殘疾的同學是我們學校的一種傳統和習慣。實習期間,她和我在一個單位,天天接送我上下班。”
與盲生朝夕相處,養成了她幫扶盲生的習慣。“步入大專學習后,雖然她人在護理系,但幫扶視力殘疾的同學從未中斷,已成為她生活的一部分?!陛o導員吳帥國說道。
愛心是人世間最美的色彩。在愛的驅動下,她想幫盲人解決實際困難,尤其是像正常人一樣自由出行,她逐漸萌生了為盲生設計一款能夠方便出行的“雙眼”的想法。

“是生活給了我靈感”
視障人士在社會中屬于弱勢群體,李靖雯和團隊成員在研發智能盲杖中,充分考慮到他們的生理、心理以及精神需求,兼顧實用性與便捷性,在保證產品質量和必備功能的前提下,精簡優化,使產品操作更簡單,方便易用,努力打造出能夠保障視障人士獨立出行安全、方便、舒適的現代生活輔具。
“我最初構想設計一個功能多一些的盲杖,靈感來自于身邊眾多的盲生。他們生活非常不便,作為幫扶人,我的幫扶壓力也很大?!闭劦蕉喙δ苄滦椭悄苊ふ?,李靖雯說,“記得是2020年暑假期間,我看到一個盲人獨自外出時,被違規停在盲道上的共享單車絆倒了,雖然帶了盲杖,但嘴巴還是被車把碰出了血。看到這一幕我非常痛心,也想到了身邊的盲生同學,當時就想,怎樣才能更好地保護好視障人員?怎樣才能讓現有的盲杖變得智能一些,適合視障人士的實際出行需求呢?”當年秋季學期開學后,李靖雯便著手開始進行研發盲杖的相關工作。
“還記得那是一節《創新創業教育》課,李靖雯同學在課間來找我,說她有一個小想法,想設計一個功能多一些的盲杖,讓盲生同學的生活更加便利?!表f婉老師回憶道,“作為就創業老師,過去在指導學生參加創業比賽時,經常會遇到學生參賽熱情很高,但對于創業項目的選擇上帶有一定的盲目性,要么跟風,什么項目流行就做什么。要么眼高手低,大項目做不了,小項目看不上,最終導致項目停滯不前,甚至‘夭折’。聽到李靖雯同學的想法后,我覺得非常驚喜?!?/span>
創新來自于生活,細心激發靈感。只要聚焦自己的生活,做個有心人,就能從日常生活中找創業項目,找到創新靈感。

好風憑借力,揚帆正當時。
“備賽的全程就是學習的過程”
受益于學院日益濃厚的雙創氛圍,2021年初,李靖雯與陳志(河南推拿職業學院針灸推拿系盲生,2020年河南省大學生職業生涯規劃大賽金獎獲得者)、李曉軒、楊金斌、孔佳恩5名同學正式組成跨專業創新創業團隊,圍繞視障人員安全出行問題展開無障礙工具研究。了解到這一情況后,學院按照鼓勵在校生參與雙創活動的相關政策,傾力支持,派出具有豐富經驗的就業創業導師全程指導,投入專項經費,為李靖雯團隊提供必要的研發設備、技術服務和后勤保障,讓團隊心無旁騖投入進行雙創比賽。
“備賽的全程就是學習的過程,我體會到做任何事情除了一份熱愛,也需要一份堅持?!崩罹个┱f。
歷經一年,通過對30多家接納盲人的就業單位進行調研,搜集整理市場上現有的資料文獻,分析比較市場上盲杖類產品的優缺點,請教相關領域的專家,李靖雯帶領團隊反復試驗、調整、完善,最終設計出一款集長度調節、遇障報警、藍牙播報、夜間反光、盲文提示、LED照明等多種功能于一體的新型智能盲杖,獲得國家實用新型專利授權。

據李靖雯介紹,該設計有一個手柄,手柄的后端連接有尼龍繩或棉繩材質的手環,手柄的前端設有攝像頭,手柄內設有電源模塊、微處理器、語音控制模塊和觸點控制模塊,攝像頭的輸出端與微處理器連接,語音控制模塊的輸入接口和觸點控制模塊的輸入接口各自與微處理器連接,語音控制模塊的輸出接口連接有與藍牙耳機無線連接的藍牙模塊,觸點控制模塊的輸出接口連接有位于手柄頂部的盲文顯示模塊。盲杖的杖桿連接在手柄前端,可以拆卸,由2-3根桿接折疊連接或伸縮連接而成。盲杖采用藍牙語音播報和盲文顯示的雙重方式,向盲人播報攝像頭所拍攝到的周邊環境信息,從而解決了盲人不易獲知周邊環境信息的問題,使得盲人出行更加安全。
這一發明,為視障人士安全便利出行提供了有力保障,極大減輕了家庭和社會的看護負擔,提高了視障人士的生活質量。

博觀而約取,厚積而薄發。
“謝謝學校,謝謝老師,謝謝同學”
智能盲杖創新創業項目報名參加2021年河南省“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后,順利通過校賽、省賽,成功晉級國賽,最終榮獲第七屆中國國際大學生“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銅獎、中國國際“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河南省賽區選拔賽一等獎。李靖雯及其團隊的創新創業事跡在校園內也隨之廣為傳揚。
“收到首屆河南省大學生‘創新之星’的遴選通知后,我們對照條件,認真比選、一致決定推薦李靖雯。嘔心泣血流大汗,功到遲早成效見。李靖雯此次當選‘創新之星’,是她個人努力的結果,也離不開學院多年深化產教融合、構建河洛協同育人機制的努力。”招生就業處李偉麗說,“近年來,學院牢記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深入貫徹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大力開展雙創教育,引導廣大青年學生積極參與創新創業活動,先后在職業生涯規劃和‘雙創’大賽中榮獲省級以上榮譽近20項,實現了學院教育教學和育人質量的新跨越。”

護理系主任王笠瑕表示,李靖雯獲評“創新之星”,是對我院創新創業教育工作的極大鼓舞,標志著我院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發展邁出堅實一步。作為我院大學生創新創業標桿典型,李靖雯把對護理事業的熱愛也表達在創新創業上,愛心讓她關注盲殘生出行需求,細心讓她善于發現生活中的痛點,恒心讓她有始有終解決問題,齊心讓她們的創業團隊聚合力量打磨項目。這正是大學生創新思維、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體現,對引領廣大青年學生增強創新意識強、積極參與創新創業實踐,具有深遠的帶動作用。

“通過指導學生參賽,也改變了我對雙創工作的認識。創新創業活動是沒有終點的,它是一個持續解決問題、持續創造價值的過程,在解決原問題的過程中,有可能會發現新領域的新問題,也有可能會推翻自己原先的設想,對項目進行持續的改進。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我認為創新創業活動不存在成功或失敗,只要是有一雙善于觀察的眼睛,有一顆勇于探索的心靈,全身心地投入到項目當中去,不論最終的結果怎樣,對于參與項目的每一個人來說都是成長,都有收獲?!表f婉老師說。
創設空間星光閃耀,創業夢想未來可期。當記者視頻連線采訪正在醫院實習的李靖雯時,問起她獲得首屆全省大學生“創新之星”有什么樣的感受時,看得出她有些激動,一直不停地說,謝謝學校,謝謝老師,謝謝同學!

采訪結束時,記者問:“你有什么話想給學院和你一樣懷有創新創業夢想的同學分享嗎?”這個扎著馬尾辮、面容清秀、目光堅定的女孩,沉吟了片刻說:“有夢想,就說出來!有想法,就大膽做!要敢于創新,更要堅持不懈!不要害怕失敗,要有越挫越勇的氣魄!因為放棄比失敗更可怕!靜下心來想一想很多困難都可以迎刃而解!大膽去做吧,要相信自己可以,用你們的想法,登上更大的舞臺,闖出更遠的賽道去充分展現屬于你們的創新,加油吧,創新人!”
日月不肯遲,四時相催迫。在這個屬于奮斗者的新時代,人人都有追夢的權利,人人也都是夢想的筑造者。河南推拿職業學院負責人表示,學院將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秉承“善學、修德、弘毅、濟世”的校訓,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持續推進大學生創新創業實踐,以賽促學,以賽促教,以賽促建,為致力于中醫藥事業的河推學子插上夢想的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