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人好人真多,特別感謝你們學院,教書育人拾金不昧!”來洛旅游第一天的臺胞胡成怡原本郁悶不已,因為他的錢包丟了。沒想到,不到半刻鐘就失而復得,原來是有好心人撿到了他的錢包后,在辦案民警的協助下送到他手中。
4月11日晚9點,我院黨員教師張軍同志在洛邑古城游玩時,在地上撿到一個錢包。張軍同志簡單的看了一下丟失錢包,里面有身份證、臺胞證、1000元現金等,張軍同志沒有想太多立馬把錢包交給景區附近的協警。登記好基本信息后,張軍同志帶著老母親正準備走出景區時,被協警叫回。才知道錢包已經歸還原主。一見到張軍,臺胞胡成怡十分感動,他立馬抽出幾張百元大鈔,硬往“恩人”手上塞,但被張軍同志擋了回來。胡成怡又提出要請張軍吃頓飯,但仍被婉言謝絕。在胡成怡再三懇求下,張軍同志僅透露在洛陽是一名人民教師。
在洛陽的最后一天,張軍的義舉讓胡成怡難以忘懷。他特意找到當時的民警尋求幫助,希望能找到張軍,適時當面道謝。在4月13日下午,胡成怡特意帶著“拾金不昧,品德高尚”的錦旗來到學院聯系到張軍一定要再次感謝這個拾金不昧的年輕人,張軍說撿到東西歸還失主是一名公民份內的事情。古也有云“乃呼里長,為之謀宅于市廛,置貨立業且表之以額曰‘拾金不昧’”。何況我還是一名黨員,并沒有什么值得要感謝的。一件義舉被一句“份內”的話描寫成“沒什么”三個字。這種早已浸潤在血液中日常的習慣,生動地展現一名共產黨員的高尚情操。
近些年來,學院始終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用守正創新的求實精神、厚德載道的奉獻精神、自強不息的進取精神、大醫精誠的仁愛精神砥礪師生前行,用“河洛推拿精神”,滋養師生心靈,促進素質教育工作不斷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