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中共河南省委高校工委、河南省教育廳《關于組織全省高校上好2020年秋季開學思政第一課的通知》要求和學院年度思政工作安排,9月22日下午,學院黨委書記韋保新同志以“月光明素盤——談談糧食的前世今生”為題,為學院全體中層干部、思政課教師、輔導員(班主任)和學生代表200余人,講授了秋季開學思政第一課暨形勢政策課。
韋保新同志引證據典、旁征博引,用風趣幽默、時尚前衛的語言講述了糧食的歷史淵源、闡釋了糧食的重要作用,介紹了我國的糧食發展戰略。他說,習近平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要堅決制止餐飲浪費行為,切實培養節約習慣,在全社會營造浪費可恥節約為榮的氛圍。我國自古就是農業社會,農業的源頭最早可追溯到一萬年前,經過近萬年的延續、發展與選擇,最終形成了今天的糧食結構。糧食對于人類生存、政權穩定、治國安邦、城市發展、社會文明具有重要作用。新中國成立以來,黨和國家領導人高度重視糧食問題,逐漸形成了“堅持以我為主,牢牢掌握國家糧食安全主動權;深入實施‘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夯實國家糧食安全基礎;大力發展糧食產業經濟,建設糧食產業強國;加強糧食安全制度建設,走好中國特色糧食安全之路;統籌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積極參與全球糧食安全治理”的糧食發展戰略,有力地保障了國家糧食安全,維護了經濟社會發展大局穩定。
韋保新同志強調,節約糧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既是國家長治久安的需要,也是國家法規的要求,有利于形成良好的社會風尚。在物質生活高度發達的今天,我們一定要充分認識節約糧食的重要意義,養成科學理性的消費方式;著力建設節約型校園,厲行節約、反對浪費,爭做引領社會文明風尚的“河推人”。
韋保新同志的思政課既具理論性又具指導性,使在場師生受益匪淺,大家紛紛表示,一定樹牢珍惜糧食意識,養成勤儉節約、科學理性健康生活方式和習慣,為維護國家糧食安全貢獻力量。